瓷貼面修復通常需要4-6周完成,主要流程包括初診評估、牙齒預備、臨時貼面佩戴、最終貼面粘接四個階段,具體步驟受牙齒條件、設計方案、技工制作周期等因素影響。
1、初診評估:
口腔醫生會通過口內檢查、拍攝X光片或取模評估牙齒健康狀況,確認是否存在齲齒、牙周病等禁忌癥。數字化掃描獲取牙齒三維數據,與患者溝通預期效果,確定貼面顏色、形態等細節,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2、牙齒預備:
采用微創技術磨除0.3-0.7毫米牙釉質,為貼面預留空間。特殊情況下對變色牙或畸形牙可能需更多磨除。無痛操作需配合局部麻醉,精細拋光邊緣形成光滑過渡帶,避免應力集中導致貼面折裂。
3、臨時貼面:
牙齒預備后取模送技工所制作永久貼面,期間佩戴樹脂臨時貼面保護牙本質。臨時貼面需避免咀嚼硬物,可能影響發音或存在輕微不適,通常2-3周后拆除。
4、貼面試戴:
永久貼面制作完成后進行試戴評估,檢查邊緣密合度、鄰接關系和咬合接觸。通過試色劑確認顏色匹配度,必要時可返回技工所調整,滿意后采用光固化樹脂水門汀永久粘接。
5、最終粘接:
徹底清潔牙面后酸蝕處理,涂布粘接劑固定瓷貼面。去除多余水門汀并拋光邊緣,調整咬合消除早接觸點。術后需避免24小時內進食染色食物,定期復查維護貼面使用壽命。
瓷貼面術后建議使用軟毛牙刷和非研磨性牙膏清潔,避免用貼面牙啃咬冰塊、堅果等硬物。吸煙或飲用咖啡、紅酒等深色飲品可能引起貼面色素沉積,日常可使用吸管減少接觸。每年進行專業潔治和貼面拋光,若出現邊緣微滲漏或崩瓷應及時就診。配合含氟漱口水強化基牙防齲,夜間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墊保護修復體。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使瓷貼面維持10年以上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