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粘連可能引發慢性盆腔疼痛、不孕或宮外孕等嚴重后果。盆腔粘連指盆腔內器官或組織因炎癥、手術等原因形成的異常粘連帶,主要影響包括生殖功能異常、器官功能障礙及生活質量下降。
盆腔粘連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生殖系統功能障礙是不孕的常見原因,粘連可能阻礙卵子排出或受精卵運輸,輸卵管粘連還會增加宮外孕風險。慢性盆腔疼痛是典型癥狀,疼痛程度與體位變化、月經周期相關,嚴重時可放射至腰骶部。粘連還可能造成腸道蠕動異常,引發便秘、腹脹等消化系統癥狀,膀胱粘連可能導致尿頻、排尿困難。
盆腔粘連通常由盆腔炎性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病理因素引起。急性盆腔炎未規范治療可能發展為慢性炎癥,子宮內膜異位病灶反復出血也會刺激粘連形成。剖宮產、子宮肌瘤剔除術等盆腔手術創傷是醫源性粘連的主要誘因,術中止血不徹底或術后感染會加重粘連程度。
輕度粘連可通過盆底物理治療改善血液循環,中藥灌腸能緩解局部炎癥反應。中重度粘連需腹腔鏡粘連松解術,術后使用透明質酸鈉等防粘連材料。合并感染者需根據病原學檢查選擇抗生素,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可能需要激素類藥物控制病情進展。
定期婦科檢查能早期發現盆腔炎癥,宮腔操作后預防性抗生素可降低感染風險。腹腔鏡手術中采用無粉手套、減少電凝使用等精細操作能減少醫源性粘連。出現持續下腹墜痛或月經異常建議盡早就診,超聲檢查可初步評估粘連范圍,磁共振成像對復雜粘連診斷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