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了牙套后牙齒疼痛是正常現象,通常由矯正力作用、牙周組織適應或局部刺激引起。可通過調整飲食、使用正畸保護蠟、冷敷緩解、保持口腔清潔及必要時藥物干預等方式改善。
矯正初期牙齒疼痛主要源于牙周膜受壓。正畸裝置施加的持續力會引發牙周組織無菌性炎癥,導致牙齒移動過程中出現鈍痛或酸脹感,這種疼痛多在3-7天內自行緩解。進食過硬食物可能加重牙齒負擔,建議選擇軟質食物如土豆泥、蒸蛋、燕麥粥等,避免堅果、硬糖等需要啃咬的食物。
牙套部件摩擦口腔黏膜可能引發潰瘍性疼痛。金屬托槽或弓絲末端可能刺激頰黏膜或舌側組織,形成創傷性潰瘍。使用正畸保護蠟覆蓋尖銳部位可減少摩擦,含漱生理鹽水或氯己定漱口水有助于創面愈合。若出現持續性刺痛伴局部紅腫,需檢查是否存在弓絲移位或托槽脫落。
冷敷能有效緩解急性期疼痛。用冰袋外敷患側面部15-20分鐘,通過收縮血管減輕組織水腫,每日可重復3-4次。夜間睡眠時疼痛明顯者可抬高床頭15度,降低頭部血流壓力。
維持口腔衛生是預防繼發感染的關鍵。使用正畸專用牙刷配合牙縫刷清潔托槽周圍,電動沖牙器可清除食物殘渣。牙菌斑堆積可能引發牙齦炎,表現為刷牙出血伴持續性隱痛,需加強鄰面清潔。
若疼痛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跳痛、夜間痛等劇烈癥狀,可能存在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等并發癥。建議及時復診檢查,醫生可能調整矯治力度或進行根管治療。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可在醫師指導下短期使用,但需避免長期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