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趾甲中間凹進去可能是匙狀甲的表現,常見原因有缺鐵性貧血、外傷、真菌感染、銀屑病、先天性甲發育異常等。匙狀甲主要表現為甲板中央凹陷、邊緣翹起,形似湯匙。
1、缺鐵性貧血
長期鐵元素攝入不足或吸收障礙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影響甲床供氧和角蛋白合成。患者常伴隨面色蒼白、乏力等癥狀,需通過血常規和血清鐵檢測確診。可遵醫囑使用右旋糖酐鐵、琥珀酸亞鐵、蛋白琥珀酸鐵等補鐵藥物,同時增加紅肉、動物肝臟等富含鐵的食物攝入。
2、外傷
趾甲受到擠壓、撞擊等機械性損傷后,甲母質細胞功能暫時受損可能導致凹陷。通常伴隨淤血、疼痛,新甲生長后多可自行恢復。急性期需避免二次損傷,穿著寬松鞋襪,若出現甲下血腫可考慮引流處理。
3、真菌感染
紅色毛癬菌等病原體侵襲甲板會導致甲營養不良,表現為凹陷、增厚、變色。確診需進行真菌鏡檢,可遵醫囑使用鹽酸特比萘芬、環吡酮胺、阿莫羅芬等抗真菌藥物,嚴重者需配合激光治療。
4、銀屑病
甲銀屑病會引起甲母質角化異常,形成點狀凹陷或匙狀改變。患者多伴有皮膚紅斑、鱗屑等典型皮損,需通過皮膚科專科檢查確診。治療可選用卡泊三醇軟膏、他卡西醇軟膏等局部用藥,中重度患者需系統使用甲氨蝶呤等藥物。
5、先天性因素
部分遺傳性皮膚病如先天性厚甲癥、大皰性表皮松解癥等,出生后即可出現甲板發育異常。此類情況需通過基因檢測明確診斷,治療以保護甲床、預防繼發感染為主,嚴重畸形可考慮甲外科手術矯正。
日常應注意保持足部清潔干燥,避免穿尖頭鞋或過緊鞋襪。飲食上保證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均衡攝入,尤其注意補充含鐵、鋅元素的食物。出現持續加重的甲變形、甲分離或伴隨全身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排查系統性疾病的可能。真菌感染者需嚴格做好個人用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