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可通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藥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調脂藥物,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肌梗塞通常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等因素有關,常表現為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
1、抗血小板藥物:
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風險,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作為P2Y12受體拮抗劑可協同阻斷血小板活化通路。這類藥物需長期服用以預防支架內再狹窄和二次心梗,但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風險。
2、調脂藥物: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屬于強效他汀類藥物,通過抑制HMG-CoA還原酶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持續使用可使動脈斑塊趨于穩定,需定期監測肝功能與肌酸激酶水平。
3、β受體阻滯劑:
美托洛爾和比索洛爾通過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預后,適用于無禁忌證的患者。這類藥物可減輕心臟負荷,但需警惕心動過緩和支氣管痙攣等不良反應。
4、血管緊張素抑制劑:
雷米普利和培哚普利通過抑制RAAS系統減輕心室重構,適用于伴左室功能不全者。用藥期間需監測血鉀和腎功能,干咳是常見停藥原因。
5、抗凝藥物:
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期治療,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藥適用于特定人群。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凝血瀑布防止血栓擴展,但需平衡出血風險。
心肌梗塞患者需長期堅持低鹽低脂飲食,每日鈉攝入控制在2000mg以下,優先選擇深海魚、燕麥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康復期建議每周進行3-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中等強度活動,每次持續30-45分鐘。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指標,戒煙限酒并保持情緒穩定,術后患者需嚴格遵醫囑進行雙抗治療和隨訪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