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需重點關注營養補充、避免有害物質、定期產檢、合理運動及心理調節。主要有均衡飲食、遠離煙酒和輻射、按時孕檢、適度活動、保持情緒穩定等事項。
1、均衡飲食
孕早期需保證葉酸、鐵、鈣等營養素攝入。每日補充400微克葉酸可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富含天然葉酸。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有助于胚胎發育,但需避免生冷海鮮以防寄生蟲感染。妊娠反應嚴重者可少量多餐,選擇蘇打餅干、小米粥等易消化食物。
2、遠離有害物質
煙草中的尼古丁會導致胎盤血管收縮,酒精可能引發胎兒酒精綜合征,均應嚴格禁止。X射線等電離輻射需避免接觸,化妝品選擇無鉛汞產品。家庭裝修后需檢測甲醛濃度,新購置衣物建議清洗后再穿。接觸農藥、化學制劑的工作者應調離崗位。
3、按時孕檢
孕6-8周需進行首次B超確認宮內妊娠,孕11-13周完成NT檢查和早期唐篩。血常規可監測貧血情況,尿常規能發現妊娠高血壓風險。甲狀腺功能異常可能影響胎兒智力發育,需及早篩查。出現陰道出血、劇烈腹痛等異常癥狀應立即就醫。
4、適度活動
每天30分鐘散步可改善血液循環,瑜伽能緩解腰背酸痛但需避免扭轉動作。游泳水溫應保持在30℃左右,潛水、滑雪等高風險運動禁止進行。久坐超過2小時需起身活動,長途旅行需咨詢醫生意見。家務勞動中避免提重物及接觸清潔化學品。
5、情緒管理
激素變化易引發焦慮抑郁,可通過冥想、音樂療法調節。與伴侶溝通孕期感受,參加孕婦學校學習分娩知識。睡眠障礙者可嘗試左側臥位配合孕婦枕,日間午休不超過1小時。嚴重情緒波動需心理科干預,避免自行服用抗抑郁藥物。
孕早期需保證每日飲水量達到1700-1900毫升,室內保持通風但避免直吹空調。選擇棉質寬松衣物,鞋跟高度不超過3厘米。記錄基礎體溫變化,突然下降可能提示黃體功能不足。工作壓力大者可申請調整崗位,噪音環境需做好防護。出現持續頭痛、視物模糊等子癇前期癥狀需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