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易感人群包括長期憋尿者、絕經后女性、糖尿病患者、尿路結構異常者及免疫力低下者。
1、長期憋尿者:
膀胱長時間充盈會降低局部防御能力,尿液滯留為細菌繁殖創造條件。減少久坐、定時排尿可降低風險,建議每小時起身活動并攝入蔓越莓汁、蒲公英茶等利尿飲品。
2、絕經后女性:
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尿道黏膜變薄,乳酸桿菌減少使pH值升高。日常使用pH4弱酸洗液清潔,補充大豆異黃酮或維生素E有助于維持泌尿系統微環境平衡。
3、糖尿病患者:
高血糖環境促進細菌生長,周圍神經病變導致膀胱感覺減退。控制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定期進行尿常規檢測,出現尿頻尿急癥狀時需篩查尿培養。
4、尿路結構異常:
腎盂積水、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能引起尿流不暢,膀胱輸尿管反流患者更易發生腎盂腎炎。超聲檢查可發現解剖學異常,嚴重者需接受輸尿管支架置入或前列腺切除術。
5、免疫力低下者:
HIV感染者、化療患者及器官移植術后人群,其中性粒細胞功能受損易發生復雜性尿路感染。預防性服用匹多莫德或脾氨肽可增強免疫力,出現發熱需立即進行血尿培養。
每日飲水2000ml以上可機械沖刷尿道,推薦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避免穿緊身化纖內褲。烹飪時可添加大蒜素、迷迭香等天然抗菌成分,游泳后及時更換泳衣。持續48小時癥狀未緩解或出現血尿、腰痛時需急診處理,老年患者警惕無癥狀菌尿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