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型紅斑狼瘡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CLE是紅斑狼瘡的一種亞型,主要累及皮膚,表現為特征性皮損。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皮膚病理活檢綜合判斷。
皮膚型紅斑狼瘡的診斷標準主要依據以下特征:典型皮損多分布于曝光部位,如面部蝶形紅斑、盤狀紅斑狼瘡的圓形鱗屑性斑塊;皮膚病理顯示基底細胞液化變性、角質形成細胞壞死等特征性改變;免疫熒光檢查可見皮膚基底膜帶免疫球蛋白沉積。約30%患者可能伴隨抗核抗體陽性,但系統性癥狀如腎臟損害、關節炎缺如或輕微。
皮膚型紅斑狼瘡可分為三種亞型:急性皮膚型ACLE表現為蝶形紅斑,與系統性紅斑狼瘡活動相關;亞急性皮膚型SCLE呈現環形或丘疹鱗屑性皮損,光敏感顯著;慢性皮膚型CCLE以盤狀皮損為主,愈后遺留萎縮性瘢痕。特殊類型還包括腫脹性狼瘡、深在性狼瘡等。
治療以局部干預為主,嚴重者需系統用藥。防曬是基礎措施,推薦使用SPF50+廣譜防曬霜;外用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可控制局部炎癥;頑固病例可考慮抗瘧藥羥氯喹、維A酸類藥物阿維A或免疫抑制劑。光療需嚴格避免紫外線誘發加重。
皮膚型紅斑狼瘡患者需定期監測是否向系統性紅斑狼瘡轉化,尤其出現發熱、關節痛、蛋白尿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多數患者通過規范管理可獲得良好預后,但盤狀皮損可能遺留永久性色素改變或脫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