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上起包伴疼痛可能由毛囊炎、皮脂腺囊腫、附睪炎、精索靜脈曲張、睪丸扭轉等原因引起,需根據具體病因采取局部清潔、抗生素治療、手術干預等措施。
1、毛囊炎:
細菌感染毛囊導致紅腫疼痛的炎性包塊,常見于陰囊毛發區。保持局部干燥清潔,避免抓撓,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每日溫水坐浴有助于緩解癥狀。
2、皮脂腺囊腫:
皮脂腺導管阻塞形成囊性腫塊,繼發感染時出現壓痛。未感染時可觀察,感染期需口服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較大囊腫需手術切除。
3、附睪炎:
細菌逆行感染附睪引發腫脹疼痛,可能伴隨發熱寒戰。需臥床休息并服用左氧氟沙星、多西環素等抗生素。陰囊托高減輕墜脹感,急性期可冰敷緩解疼痛。
4、精索靜脈曲張:
靜脈回流障礙導致陰囊內蚯蚓狀團塊,久站后疼痛加劇。輕度可通過穿彈力內褲改善,重度需行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或腹腔鏡手術。
5、睪丸扭轉:
精索旋轉導致血供中斷,突發劇痛伴睪丸上提。屬于泌尿外科急癥,6小時內需手術復位固定,延誤治療可能導致睪丸壞死。
日常應選擇透氣棉質內褲,避免長時間騎車或久坐。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適當進行提肛運動促進血液循環。若包塊持續增大、疼痛放射至腹股溝或伴隨排尿異常,需立即就醫排查腫瘤等嚴重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