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宮頸癌需結合醫學檢查,包括宮頸細胞學檢查、HPV檢測、陰道鏡檢查及病理活檢。
1、宮頸細胞學檢查:
宮頸細胞學檢查是篩查宮頸癌的常用方法,通過采集宮頸脫落細胞進行顯微鏡觀察,判斷是否存在異常細胞。該方法操作簡便,適合大規模篩查,但無法直接確診,需結合其他檢查進一步明確。
2、HPV檢測:
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病因,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可導致宮頸上皮內瘤變及癌變。HPV檢測可明確是否存在高危型感染,為早期干預提供依據。若檢測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檢查評估宮頸病變程度。
3、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檢查可放大觀察宮頸表面血管和上皮結構,發現可疑病變區域。檢查過程中可能使用醋酸或碘溶液輔助識別異常組織,對可疑部位進行定位活檢,提高診斷準確性。
4、病理活檢:
病理活檢是確診宮頸癌的金標準,通過取宮頸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明確病變性質及分期。根據活檢結果可區分宮頸上皮內瘤變、原位癌及浸潤癌,為后續治療提供關鍵依據。活檢方式包括點活檢、錐切活檢等,具體選擇需根據病情決定。
日常需注意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建議21歲以上或有性生活女性每3年做一次宮頸細胞學檢查,30歲以上可聯合HPV檢測。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多個性伴侶、吸煙等危險因素。若出現異常陰道出血、分泌物增多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早期發現和治療可顯著提高治愈率。確診后需遵醫囑進行手術、放療或化療等綜合治療,同時加強營養支持及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