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可能引發骨骼畸形、泌尿系統結石、消化功能紊亂、神經肌肉異常及心血管損害等危害。該疾病主要由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鈣磷代謝紊亂,需通過血鈣檢測、影像學檢查等手段確診。
1、骨骼畸形
長期高鈣血癥會加速骨鈣流失,導致骨質疏松、病理性骨折或骨骼變形。患兒可能出現下肢彎曲、脊柱側彎等體征,嚴重時影響生長發育。X線檢查可見骨膜下吸收、纖維囊性骨炎等特征性改變。需通過雙膦酸鹽類藥物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并補充維生素D調節鈣吸收。
2、泌尿系統結石
尿鈣排泄增加易形成腎結石或腎鈣化,表現為反復腰痛、血尿或尿路感染。超聲檢查可發現腎臟結晶沉積,嚴重者導致腎功能損傷。治療需增加飲水量降低尿鈣濃度,必要時采用枸櫞酸鉀等藥物堿化尿液。定期監測尿常規和腎功能至關重要。
3、消化功能紊亂
血鈣升高抑制胃腸平滑肌收縮,引發食欲減退、惡心嘔吐、便秘等癥狀。部分患兒出現胰腺炎或消化性潰瘍,與鈣離子激活胰蛋白酶原有關。飲食上需限制高鈣食物攝入,急性期可短期使用質子泵抑制劑保護胃腸黏膜。
4、神經肌肉異常
鈣離子水平異常影響神經傳導,表現為肌肉無力、腱反射減弱或情緒煩躁。嚴重高鈣危象時可能出現意識模糊、抽搐等神經系統癥狀。需緊急降鈣治療,如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擴容聯合利尿劑促進鈣排泄。
5、心血管損害
持續高鈣血癥可導致血管鈣化、心律失常甚至心功能不全。心電圖可見QT間期縮短,長期未控制可能引發高血壓或心肌肥厚。治療需維持血鈣在目標范圍,對已出現心血管并發癥者需多學科聯合管理。
患兒日常需定期監測血鈣磷水平,避免劇烈運動防止病理性骨折。飲食應控制乳制品、豆制品等高鈣食物攝入,保證充足水分預防結石形成。家長需觀察患兒精神狀態、排尿情況及運動能力變化,出現嗜睡、少尿或行走困難等癥狀時立即就醫。手術治療適用于甲狀旁腺腺瘤或增生病例,術后需長期隨訪鈣代謝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