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上火腫痛可通過淡鹽水漱口、冰敷消腫、服用清熱解毒藥物、保持口腔衛生、調整飲食等方式緩解。牙齦腫痛通常由細菌感染、食物嵌塞、維生素缺乏、免疫力下降、牙周疾病等原因引起。
1、淡鹽水漱口
用溫開水溶解少量食鹽后漱口,每日重復進行數次。淡鹽水能抑制口腔細菌繁殖,減輕牙齦炎癥反應。注意避免使用過高濃度鹽水,防止刺激黏膜。該方法適合牙齦輕度充血腫脹的初期階段。
2、冰敷消腫
將冰塊包裹干凈毛巾后外敷于腫脹面頰部,每次持續10分鐘左右。低溫能收縮局部血管,緩解組織水腫和疼痛感。急性發作期可間隔2小時重復進行,但皮膚敏感者需控制冰敷時長。
3、清熱解毒藥物
牛黃解毒片、黃連上清丸、一清膠囊等中成藥具有清熱瀉火功效,可改善牙齦紅腫熱痛癥狀。這類藥物多含黃芩、梔子等成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脾胃虛寒者慎用。
4、保持口腔衛生
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齒,配合牙線清除鄰面菌斑。飯后及時漱口減少食物殘渣滯留,可選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致病菌。避免用力橫刷損傷牙齦,建議使用軟毛牙刷。
5、調整飲食
增加獼猴桃、鮮棗等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適量食用綠豆、苦瓜等清熱食材。忌辛辣刺激及過硬食物,避免高溫飲食加重充血。每日飲水保持口腔濕潤,減少咖啡因攝入。
牙齦腫痛期間應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導致免疫力下降。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伴隨發熱、化膿時需及時就診口腔科。長期反復發作需排查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定期進行牙周潔治可預防炎癥復發。日常可按摩合谷、頰車等穴位幫助緩解不適,但禁止自行挑破腫脹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