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需要做激素水平檢測、輸卵管通暢性檢查、排卵監測、宮腔鏡檢查、免疫學檢查等。不孕可能由內分泌失調、輸卵管阻塞、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功能減退、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建議盡早就診生殖醫學科或婦產科。
通過抽血測定促卵泡激素、黃體生成素、雌二醇等性激素水平,評估卵巢功能和排卵狀況。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可能出現黃體生成素與促卵泡激素比值異常,卵巢早衰則表現為促卵泡激素水平升高。檢查需在月經周期特定時間進行,必要時需重復檢測。
子宮輸卵管造影是最常用的檢查方法,通過注入造影劑觀察輸卵管形態及通暢程度。輸卵管積水或粘連會導致造影劑滯留,雙側阻塞可直接導致不孕。腹腔鏡下通液試驗能更準確評估輸卵管功能,但屬于有創操作。
基礎體溫測定結合超聲卵泡監測能準確判斷排卵情況。連續超聲檢查可觀察卵泡發育過程,成熟卵泡直徑達18-25毫米時提示即將排卵。黃體中期孕酮檢測能間接證實排卵發生,部分無排卵患者可能出現卵泡未破裂黃素化綜合征。
直接觀察宮腔形態及內膜狀況,可發現子宮肌瘤、內膜息肉、宮腔粘連等病變。宮腔粘連患者常見月經量減少,子宮內膜結核會導致宮腔嚴重變形。檢查同時可進行內膜活檢,評估內膜接受胚胎著床的能力。
包括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等檢測。免疫異常可能導致精子制動或胚胎著床障礙,部分復發性流產患者存在抗磷脂抗體綜合征。檢查需采集靜脈血,必要時需進行淋巴細胞免疫治療。
建議夫妻雙方共同參與檢查,男性需同步進行精液分析。檢查前應記錄至少3個月月經周期,避免經期進行宮腔操作。保持規律作息,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過度肥胖或消瘦都會影響激素分泌。適當補充維生素E和葉酸,減少咖啡因攝入,輸卵管檢查后需避孕1個月。若發現器質性病變,可能需要腹腔鏡手術或輔助生殖技術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