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骨缺損是指上頜骨因先天發育異常、外傷、感染或腫瘤切除等原因導致的結構缺失。這種缺損可能影響面部外觀、咀嚼功能、語言發音及鼻腔通氣功能,嚴重時可引發心理社交障礙。
上頜骨缺損主要分為三類。先天性缺損常見于唇腭裂患者,與胚胎期發育異常有關。創傷性缺損多由交通事故、高處墜落等外力沖擊導致,常伴隨面部軟組織損傷。病理性缺損主要由頜骨腫瘤切除術后或放射性骨壞死引起,其中成釉細胞瘤和鱗狀細胞癌是常見病因。
輕度缺損可能僅表現為輕微面部不對稱或牙齒排列異常。中度缺損會出現明顯的面部塌陷、咀嚼無力及開放性鼻音。重度缺損可能導致眼球支撐不足引發復視、鼻腔口腔貫通造成進食困難,甚至因長期營養攝入不足導致全身衰竭。
非手術治療適用于輕度缺損,可采用贗復體修復改善外觀和功能。贗復體通過卡環或磁性附著體固定,需定期調整維護。中度缺損可考慮血管化游離腓骨移植,這種手術能同時重建頜骨高度和牙槽嵴形態。重度缺損往往需要聯合顴種植體植入及軟組織皮瓣移植,術后需配合語音訓練和咬合康復。
術后護理需特別注意口腔清潔,使用沖牙器和抗菌漱口水預防感染。飲食應選擇高蛋白流質食物,逐步過渡到軟食。定期復查CT評估骨愈合情況,種植體患者需每年進行專業維護。心理干預同樣重要,可通過認知行為療法改善因容貌改變產生的焦慮抑郁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