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沒有甲狀腺問題的女性在懷孕后通常需要檢查甲狀腺功能。妊娠期甲狀腺功能異常可能對母嬰健康產生影響,主要有妊娠期甲狀腺功能亢進、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自身免疫異常、碘缺乏或過量、甲狀腺結節等情況。
1、妊娠期甲狀腺功能亢進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亢進可能由妊娠劇吐或格雷夫斯病引起。妊娠劇吐導致的甲狀腺功能亢進通常表現為心悸、體重下降等癥狀,多數在妊娠中期自行緩解。格雷夫斯病引起的甲狀腺功能亢進需要密切監測,可能需要使用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狀腺藥物控制。未經控制的甲狀腺功能亢進可能增加流產、早產等風險。
2、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能由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或碘缺乏引起。癥狀包括乏力、怕冷、體重增加等。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能影響胎兒神經發育,需要及時補充左甲狀腺素鈉。治療期間需要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調整藥物劑量。
3、甲狀腺自身免疫異常
甲狀腺自身免疫異常主要指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或甲狀腺球蛋白抗體陽性。這些抗體可能增加流產、早產風險,也可能導致產后甲狀腺炎。雖然部分孕婦甲狀腺功能正常,但仍建議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及時發現異常。
4、碘缺乏或過量
妊娠期對碘的需求量增加,碘缺乏可能導致胎兒智力發育受損。但碘過量也可能抑制甲狀腺功能。建議通過尿碘檢測評估碘營養狀況,適量補充含碘食物或藥物。海帶、紫菜等海產品含碘豐富,但需注意適量食用。
5、甲狀腺結節
妊娠期發現的甲狀腺結節多數為良性,但仍需通過超聲檢查評估結節特征。對于可疑惡性結節,可能需要在妊娠中期進行細針穿刺活檢。妊娠期甲狀腺癌通常可以延遲至分娩后治療,但個別情況可能需要妊娠期手術。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檢查建議在孕早期進行,包括促甲狀腺激素、游離甲狀腺素、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等指標。對于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既往流產史、自身免疫疾病等高危人群,更應重視甲狀腺功能監測。日常飲食中可適量增加海產品、蛋類、乳制品等含碘食物,避免過量攝入卷心菜、木薯等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的食物。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疲勞,有助于維持甲狀腺功能穩定。發現甲狀腺異常時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和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