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切辣椒后灼燒感明顯時,可立即用冷水沖洗、涂抹食用油或酸奶中和刺激,嚴重時需就醫。辣椒中的辣椒素會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引發灼痛,處理方式主要有冷水沖洗、油脂中和、冷敷鎮痛、外用藥物緩解、避免二次接觸。
1、冷水沖洗
辣椒素易溶于冷水,切辣椒后應立刻用流動清水沖洗接觸部位10分鐘以上。水流能帶走大部分殘留辣椒素,降低皮膚表面濃度。避免使用熱水,高溫會擴張毛孔促進辣椒素吸收。若灼燒感持續,可重復沖洗至癥狀減輕。
2、油脂中和
食用植物油或全脂牛奶能溶解脂溶性辣椒素。將少量大豆油、橄欖油涂抹于患處,輕柔按摩1分鐘后擦凈,重復2-3次。酸奶含脂肪和酪蛋白,冷敷15分鐘可雙重緩解灼熱。此方法適用于皮膚完整無破損的情況。
3、冷敷鎮痛
用毛巾包裹冰塊冷敷灼熱部位,每次10分鐘間隔2小時。低溫能暫時麻痹神經末梢,減輕痛覺傳導。可配合0.9%氯化鈉溶液濕敷,防止皮膚脫水。避免直接冰敷導致凍傷,糖尿病患者慎用低溫療法。
4、藥物緩解
灼燒感強烈時可外用復方利多卡因乳膏、爐甘石洗劑或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復方利多卡因通過阻斷神經信號止痛,爐甘石能收斂鎮靜,激素藥膏適用于嚴重紅腫。皮膚破損時禁用外用藥物。
5、預防接觸
處理辣椒前佩戴一次性PE手套,避免徒手接觸辣椒籽和內膜。操作后及時用洗潔精清洗刀具和案板,辣椒素可能殘留于器具表面。接觸眼部或敏感部位時,立即用生理鹽水沖洗并就醫。
日常可備75%酒精棉片應急,辣椒素易溶于乙醇。癥狀持續超過6小時或出現水皰、腫脹等過敏反應時,需到皮膚科就診。恢復期間避免抓撓患處,勿使用香皂等堿性清潔劑。飲食宜清淡,減少辛辣食物攝入以免加重炎癥反應。保持手部干燥透氣,必要時用無菌紗布覆蓋保護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