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發酸可能由牙齦炎、牙本質敏感、齲齒、胃酸反流、維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
1、牙齦炎
牙齦炎是牙齦發酸的常見原因,主要由牙菌斑堆積刺激牙齦導致。患者可能伴有牙齦紅腫、刷牙出血等癥狀。日常需加強口腔清潔,使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若癥狀持續,可遵醫囑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甲硝唑口頰片或西吡氯銨含片等藥物>
2、牙本質敏感
牙齦萎縮或牙釉質磨損會導致牙本質暴露,冷熱刺激引發酸軟感。建議避免過冷過熱飲食,使用抗敏感牙膏。嚴重時可進行脫敏治療,如氟化鈉甘油糊劑、格魯瑪脫敏劑等專業處理。
3、齲齒
齲齒破壞牙體組織接近牙髓時會產生酸脹感,常伴隨牙齒黑斑、齲洞。需及時進行充填治療,避免發展成牙髓炎。日常可使用含氟化亞錫的防齲牙膏,減少糖分攝入頻率。
4、胃酸反流
胃食管反流患者夜間平臥時胃酸腐蝕牙頸部,導致牙齦酸澀。表現為晨起口腔酸苦,可能伴有燒心感。建議睡前3小時禁食,抬高床頭,必要時服用奧美拉唑等抑酸藥物。
5、維生素缺乏
長期缺乏維生素C或B族維生素會影響牙齦健康,造成充血酸脹。可通過增加新鮮蔬菜水果攝入補充營養,嚴重缺乏時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片或復合維生素B制劑。
牙齦發酸患者應每日使用牙線清潔牙縫,避免橫向用力刷牙。飲食上減少酸性食物攝入,餐后及時漱口。若癥狀持續超過一周或伴隨劇烈疼痛、牙齒松動,需及時就診排查牙周病、根尖周炎等嚴重病變。孕婦及糖尿病患者出現牙齦問題更應盡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