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異性皮炎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干燥、劇烈瘙癢和反復發作的濕疹樣皮損。該病屬于特應性疾病譜系,常合并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特應性疾病。
特異性皮炎的發病機制復雜,主要與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免疫調節異常和遺傳易感性有關。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導致水分丟失增加和外界刺激物滲透,引發炎癥反應。免疫調節異常表現為輔助性T細胞2型免疫反應過度激活,產生大量白細胞介素等炎癥因子。
特異性皮炎可分為三個階段:嬰兒期、兒童期和成人期。嬰兒期皮損多分布于面部和四肢伸側,兒童期以肘窩、腘窩等屈側部位為主,成人期則常見于頸部和手足。典型癥狀包括皮膚干燥、紅斑、丘疹、滲出、結痂和苔蘚樣變。瘙癢癥狀明顯,夜間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特異性皮炎的治療需采取綜合措施。基礎治療包括使用保濕劑修復皮膚屏障功能,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和過敏原。藥物治療可選擇外用糖皮質激素、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等控制炎癥反應。對于中重度患者,可考慮系統性治療如免疫抑制劑或生物制劑。紫外線療法對部分患者有效。
特異性皮炎患者需特別注意皮膚護理,選擇溫和無刺激的清潔產品,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和濕度。飲食方面需避免已確認的過敏食物,但無需盲目忌口。心理疏導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