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顱內出血可能由產傷、缺氧缺血、凝血功能障礙、腦血管畸形、維生素K缺乏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影像學檢查、生命體征監測、止血治療、手術清除血腫、營養支持等方式干預。
1、產傷因素:分娩過程中頭盆不稱或器械助產可能導致硬膜下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典型表現為尖叫樣啼哭、前囟膨隆、肌張力異常。需立即進行頭顱超聲或CT檢查,輕癥者通過減少搬動、保持安靜護理,重癥需神經外科會診評估是否行硬膜下穿刺引流術。
2、缺氧缺血:圍產期窒息引發腦血流自動調節功能受損,常見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純撼霈F呼吸暫停、嗜睡、吸吮力減弱等表現。治療需維持正常氧合,控制驚厥可選用苯巴比妥,嚴重者需腦室腹腔分流術處理腦積水。
3、凝血異常: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癥等疾病易誘發彌漫性點狀出血。伴隨皮膚瘀斑、穿刺點滲血等癥狀。需輸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維生素K依賴因子缺乏者肌注維生素K1,同時監測凝血四項指標變化。
4、血管畸形:先天性動靜脈瘺或海綿狀血管瘤破裂可致局部血腫形成。特征性表現為突發意識障礙、偏側肢體抽搐。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確診后,可選擇介入栓塞治療或開顱病變切除術。
5、營養缺乏:晚發型維生素K缺乏癥多見于純母乳喂養兒,常見遲發性顱內出血。典型癥狀為生后2-12周突發嘔吐、驚厥。急診處理需靜脈補充維生素K,嚴重貧血者需輸注濃縮紅細胞。
母乳喂養者應出生后立即肌注維生素K預防,避免劇烈搖晃嬰兒頭部。監測頭圍增長曲線,定期進行神經行為評估。早產兒需補充鐵劑和維生素E促進神經修復,恢復期可進行撫觸刺激和被動運動訓練。出現持續嗜睡、喂養困難或驚厥發作需急診頭顱影像學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