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長皰疹主要與妊娠期免疫力下降、激素水平變化及病毒感染有關。皰疹通常表現為皮膚或黏膜部位的簇集性水皰,可能伴有瘙癢或疼痛,常見類型包括單純皰疹病毒HSV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感染。
妊娠期免疫力降低是皰疹發作的關鍵因素。孕婦體內免疫系統會主動抑制部分免疫功能以避免對胎兒產生排斥反應,這種生理性免疫調節可能使潛伏的皰疹病毒重新激活。激素水平劇烈波動也會影響皮膚屏障功能,增加病毒易感性。
病毒感染是皰疹的直接病因。單純皰疹病毒1型常引起口周皰疹,2型多導致生殖器皰疹;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則可能引發帶狀皰疹。孕婦若既往感染過這些病毒,病毒可能長期潛伏于神經節,孕期免疫力下降時復發。
接觸傳播是重要感染途徑。與皰疹患者密切接觸或共用物品可能傳播病毒。孕婦若在妊娠晚期首次感染生殖器皰疹,存在母嬰垂直傳播風險,可能造成新生兒皰疹等嚴重后果。
心理壓力可能誘發皰疹發作。焦慮情緒會進一步抑制免疫功能,部分孕婦因妊娠反應或產前焦慮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成為皰疹復發的誘因。
多數皰疹可通過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泛昔洛韋進行控制,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抓撓可防止繼發感染。出現發熱、皰疹擴散或生殖器皰疹癥狀時需及時就醫,妊娠晚期感染需評估分娩方式以降低新生兒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