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期飲食需注重營養均衡與消化吸收,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主要有優質蛋白攝入、適量補充鐵鈣、控制鹽分糖分、多喝湯水、少食多餐等注意事項。
1、優質蛋白攝入
產后需要補充足量優質蛋白促進傷口愈合和乳汁分泌,可選擇魚肉、雞肉、雞蛋等易消化動物蛋白,或豆腐、豆漿等植物蛋白。紅肉每周不超過三次,避免過量脂肪攝入。烹調方式以清蒸、燉煮為主,減少油炸燒烤。
2、鐵鈣補充
分娩失血會導致鐵元素流失,建議通過動物肝臟、菠菜等食物補鐵,同時配合維生素C促進吸收。每日需攝入牛奶、芝麻等高鈣食物,預防骨質疏松。服用鈣劑需遵醫囑,避免與鐵劑同服影響吸收。
3、控制鹽糖
過多鹽分可能導致水腫,每日食鹽不超過5克,避免腌制食品。添加糖會延緩恢復,甜食攝入需適量。注意隱藏在高糖飲料、糕點中的糖分,可用天然水果替代加工甜食。
4、湯水補充
鯽魚湯、排骨湯等既能補充水分又能提供營養,但需撇去浮油。每天飲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包含湯水、溫水等。避免濃茶咖啡影響鐵吸收,可選用紅棗枸杞茶等養生飲品。
5、少食多餐
產后胃腸功能較弱,建議每日5-6餐,每餐七分飽。兩餐之間可添加堅果、水果等健康零食。夜間如有哺乳需求,睡前1小時可進食小米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空腹導致低血糖。
產褥期飲食需根據個體差異調整,剖宮產產婦應延遲進食油膩食物,有妊娠糖尿病的產婦需繼續控制血糖。保持食物多樣性,每日攝入12種以上食材。注意觀察排便情況,出現便秘可增加膳食纖維,腹瀉則需暫停滋補湯水。哺乳期避免飲酒、含咖啡因飲料及可能引起回奶的韭菜等食物。如有貧血、高血壓等并發癥,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飲食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