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反流性胃炎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灼痛、嘔吐膽汁、腹脹和食欲減退。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癥狀主要有上腹持續性燒灼痛、餐后加重、膽汁性嘔吐、胃部飽脹感、體重減輕。
1、上腹燒灼痛
膽汁刺激胃黏膜會導致劍突下或胸骨后灼熱樣疼痛,疼痛多在進食后1小時左右出現,平臥或彎腰時癥狀加重。這種疼痛與胃酸分泌無關,服用抑酸藥物效果不明顯。疼痛可能向背部放射,常被誤認為心絞痛。
2、膽汁性嘔吐
特征性表現為嘔吐黃綠色苦味液體,多在夜間或清晨空腹時發生。嘔吐物不含食物殘渣,含有大量膽汁成分。長期嘔吐可能導致食管黏膜損傷,出現吞咽疼痛。嘔吐后癥狀可暫時緩解,但容易反復發作。
3、胃部飽脹
胃排空延遲會產生持續性的上腹飽脹感,伴有噯氣和惡心。進食少量食物即可產生明顯飽腹感,導致患者畏懼進食。胃內膽汁積聚會抑制胃蠕動,形成惡性循環。腹脹在下午和晚間較為明顯。
4、食欲減退
由于進食后癥狀加重,患者往往主動減少食量。長期營養攝入不足會導致體重下降、乏力等營養不良表現。部分患者出現選擇性厭食,尤其回避油膩食物。兒童患者可能表現為生長遲緩。
5、伴隨癥狀
可能合并口苦、反酸、吞咽困難等消化道癥狀。嚴重者可出現貧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現。病程較長者可能并發Barrett食管或胃潰瘍。夜間癥狀加重可能影響睡眠質量。
建議患者采取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避免高脂飲食和咖啡因攝入。餐后保持直立位2小時,睡眠時抬高床頭。戒煙限酒,控制體重。癥狀持續不緩解需及時進行胃鏡檢查,明確診斷后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促胃腸動力藥、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定期復查胃鏡監測病情變化,警惕癌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