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嘶啞可選用金嗓開音丸、黃氏響聲丸或清喉利咽顆粒等中成藥緩解癥狀。喉嚨嘶啞多由聲帶炎癥、用嗓過度、過敏反應、胃酸反流或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需根據病因選擇藥物。
1、金嗓開音丸:
該藥由金銀花、連翹等成分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利咽開音的功效,適用于急性喉炎或風熱侵襲引起的聲嘶。服藥期間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孕婦慎用。若伴隨發熱或化膿性扁桃體炎需及時就醫。
2、黃氏響聲丸:
含薄荷腦、浙貝母等成分,能疏風清熱、化痰散結,對慢性喉炎、聲帶小結導致的持續性聲音嘶啞效果較好。需注意該藥含冰片成分,脾胃虛寒者可能出現腹瀉,服藥期間忌煙酒。
3、清喉利咽顆粒:
主要成分為黃芩、西青果等,針對咽喉干燥灼熱型嘶啞,尤其適合教師、歌手等職業用嗓人群。該藥可緩解咽喉黏膜充血水腫,但糖尿病患者應選擇無糖型制劑。
4、病因鑒別:
反流性咽喉炎需配合抑酸藥物如奧美拉唑;過敏因素需聯合抗組胺藥氯雷他定;細菌感染需醫生判斷是否使用抗生素。聲帶息肉或腫瘤引起的嘶啞需喉鏡檢查,藥物僅能暫時緩解癥狀。
5、輔助措施:
急性期每日飲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可飲用羅漢果茶或蜂蜜水潤喉。避免高聲說話、清嗓動作,室內保持50%-60%濕度。若聲嘶超過2周不緩解或伴隨呼吸困難、咯血需立即就診。
日常建議用40℃溫水熏蒸咽喉部,每日2次緩解聲帶疲勞。飲食選擇雪梨、白蘿卜等潤燥食材,避免油炸及過冷過熱食物。長期聲音嘶啞者需進行發聲訓練,糾正錯誤發聲方式。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止冷空氣刺激,教師等職業人群建議定期做喉部保健檢查。若需持續用嗓可含服西洋參片補充氣陰,但糖尿病患者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