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膜炎可通過生理鹽水沖洗、人工淚液滴眼、抗病毒藥物、抗生素眼藥水、冷敷等方式緩解。結膜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過敏反應、化學刺激、隱形眼鏡佩戴不當等原因引起。
1、沖洗清潔:
生理鹽水沖洗可清除結膜囊分泌物及過敏原,適用于病毒性或過敏性結膜炎。沖洗時使用無菌注射器或專用洗眼杯,每日2-3次,需注意保持溶液溫度接近體溫。細菌性結膜炎伴隨膿性分泌物時,需配合抗生素治療。
2、人工淚液:
干眼癥繼發結膜炎可使用玻璃酸鈉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人工淚液。這類藥物能潤滑眼表緩解異物感,每日4-6次為宜。過敏性結膜炎患者需選擇不含防腐劑的劑型,避免加重刺激癥狀。
3、抗病毒治療:
病毒性結膜炎需使用更昔洛韋滴眼液、阿昔洛韋眼用凝膠等抗病毒藥物。腺病毒感染常伴隨耳前淋巴結腫大,病程約2-3周。急性期可通過冷敷減輕結膜充血,體溫超過38.5℃需口服退熱藥。
4、抗生素應用:
細菌性結膜炎推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廣譜抗生素。淋球菌感染會出現大量黃色分泌物,需全身應用頭孢曲松。用藥期間避免佩戴隱形眼鏡,角膜受累時加用紅霉素眼膏。
5、過敏管理:
過敏性結膜炎需使用奧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等抗組胺藥物。春季卡他性結膜炎伴隨瞼結膜鋪路石樣改變,可短期使用氟米龍滴眼液。日常需避免接觸花粉、塵螨等過敏原,外出佩戴防護鏡。
結膜炎患者應保證每日飲水1500ml以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等食物。急性期暫停游泳、美瞳佩戴等行為,接觸眼部分泌物后需用肥皂洗手。癥狀持續超過48小時或出現視力下降、劇烈疼痛時,需及時眼科就診排查角膜潰瘍等并發癥。恢復期可進行熱敷促進血液循環,每日用40℃左右溫水浸濕毛巾敷眼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