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暴發性肝衰竭需從控制病因、定期監測、合理用藥、戒除煙酒、接種疫苗等多方面綜合干預。暴發性肝衰竭是短期內肝細胞大量壞死導致的嚴重肝功能失代償,病死率高,早期預防尤為重要。
1、控制病因
病毒性肝炎是主要誘因,乙肝患者需規范抗病毒治療,丙肝患者可通過直接抗病毒藥物清除病毒。避免濫用對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藥物,長期服藥者需定期檢測肝功能。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應控制體重和血脂,酒精性肝病患者須嚴格戒酒。
2、定期監測
慢性肝病患者每3-6個月需檢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腹部超聲。肝硬化患者應監測血氨水平,出現嗜睡等肝性腦病前兆時及時就醫。有肝癌家族史者需增加甲胎蛋白和肝臟彈性檢測頻率。
3、合理用藥
避免自行聯用多種藥物,中藥何首烏、土三七等具有肝毒性。結核病患者使用異煙肼期間需配合護肝藥物。化療前應評估肝功能儲備,必要時調整劑量。使用他汀類降脂藥出現肌痛或黃疸需立即停藥。
4、戒除煙酒
酒精會加速肝纖維化進程,每日飲酒超過40克乙醇顯著增加肝衰竭風險。吸煙會加重肝臟氧化應激損傷,合并肝炎病毒感染者應徹底戒煙。聚會場合可選擇無酒精飲品替代,戒斷期可尋求專業機構幫助。
5、接種疫苗
未感染乙肝病毒者應完成三針乙肝疫苗接種,表面抗體陰性者需加強免疫。甲肝疫苗建議慢性肝病患者及餐飲從業者接種。前往戊肝流行區前可接種戊肝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能減少繼發感染導致的肝功能惡化。
日常飲食選擇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限制動物內臟等高嘌呤食物。肝硬化患者需控制鈉鹽攝入,腹水明顯時每日飲水不超過1500毫升。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避免劇烈對抗性運動。保持規律作息,夜間睡眠不少于7小時有助于肝臟修復。出現皮膚黃染、腹脹或意識改變等預警癥狀時須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