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出現小疙瘩可能由毛囊角化異常、皮脂腺分泌過剩、過敏反應、真菌感染、病毒性疣等因素引起。
1、毛囊角化:毛囊周圍角質過度堆積形成微小凸起,常見于上臂外側或大腿前側。可通過定期使用含尿素或水楊酸的護膚品軟化角質,避免過度摩擦刺激皮膚。
2、皮脂腺堵塞:皮脂分泌旺盛導致毛孔堵塞形成白頭粉刺或閉口。建議選擇溫和的氨基酸潔面產品,每周使用1-2次清潔泥膜吸附多余油脂。
3、過敏反應:接觸花粉、塵螨等過敏原引發丘疹性蕁麻疹。需排查并遠離過敏源,冷敷可緩解瘙癢,必要時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
4、真菌感染:馬拉色菌過度繁殖引起毛囊炎,表現為紅色丘疹伴鱗屑。保持患處干燥通風,局部涂抹酮康唑乳膏或聯苯芐唑溶液抑制真菌生長。
5、病毒性疣:HPV感染導致尋常疣或扁平疣,具有傳染性。臨床采用液氮冷凍或二氧化碳激光祛除,頑固性疣體可配合咪喹莫特乳膏局部免疫治療。
日常需注意穿著透氣棉質衣物,避免高糖高脂飲食加重皮脂分泌。適度補充維生素A、E有助于維持皮膚屏障功能,游泳后及時清潔可預防傳染性皮膚病變。持續存在的疙瘩伴有紅腫疼痛時,建議皮膚科就診排除基底細胞癌等嚴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