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炎可通過阿莫西林、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藥物治療,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冷空氣刺激、過敏反應、環境污染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療:
細菌性氣管炎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阿莫西林對鏈球菌感染有效,頭孢呋辛適用于中重度感染,左氧氟沙星針對耐藥菌株。用藥前需明確病原體類型,避免濫用抗生素導致耐藥性。
2、抗病毒藥物:
病毒性氣管炎早期可選用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這類藥物需在發病48小時內使用,能縮短病程。合并細菌感染時需聯用抗生素。
3、止咳化痰:
氨溴索促進痰液稀釋,乙酰半胱氨酸分解黏蛋白。干咳劇烈者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但痰多者禁用中樞性鎮咳藥。霧化吸入布地奈德可減輕氣道炎癥反應。
4、解痙平喘:
支氣管痙攣患者可用沙丁胺醇霧化吸入,茶堿緩釋片口服。急性發作時聯合異丙托溴銨可增強支氣管擴張效果。用藥期間需監測心率,警惕心律失常等副作用。
5、免疫調節:
反復發作患者可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細菌溶解產物如泛福舒能增強呼吸道免疫力。維生素D缺乏者需補充至正常水平,降低感染風險。
氣管炎患者需保證每日2000ml溫水攝入,食用白蘿卜、雪梨等潤肺食物。急性期避免劇烈運動,恢復期可進行八段錦等呼吸訓練。長期吸煙者必須戒煙,霧霾天氣佩戴N95口罩。咳嗽持續2周不緩解或出現咯血、呼吸困難時需及時胸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