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皰疹可能由單純皰疹病毒1型或2型感染、免疫力下降、激素水平變化、接觸感染源、皮膚屏障受損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病毒治療、局部護理、增強免疫力、隔離防護、定期產檢等方式干預。
1、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孕婦感染單純皰疹病毒1型或2型是皰疹發作的主要原因。病毒通過密切接觸或破損皮膚黏膜侵入,潛伏于神經節,孕期免疫力降低時易復發。典型表現為群集性小水皰伴灼痛,生殖器皰疹需警惕垂直傳播風險。臨床常用阿昔洛韋乳膏局部涂抹,嚴重時口服伐昔洛韋,但須嚴格遵醫囑使用。
2、免疫力下降
妊娠期生理性免疫抑制可能激活潛伏病毒。孕激素水平升高會調節Th1/Th2細胞平衡,導致細胞免疫功能暫時減弱。建議保證每日優質蛋白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保持充足睡眠。出現反復皰疹需檢測免疫功能,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免疫調節劑。
3、激素水平變化
孕期雌激素和孕酮劇烈波動可能誘發皰疹復發。激素變化會改變陰道黏膜環境,增加生殖器皰疹易感性。護理上應選擇棉質透氣內衣,避免使用堿性洗劑清洗患處。合并外陰皰疹時可用生理鹽水濕敷緩解癥狀,禁止自行使用含激素藥膏。
4、接觸感染源
接觸活動期皰疹患者的分泌物或皮損是重要傳播途徑。孕期應避免與口唇皰疹發作者共用餐具,拒絕不安全性行為。家庭成員出現皰疹時應分居隔離,物品煮沸消毒。新生兒接觸產道皰疹可能發生致命性播散感染,孕晚期復發需考慮剖宮產。
5、皮膚屏障受損
妊娠期皮膚干燥瘙癢導致的搔抓可能破壞皮膚完整性。建議沐浴后及時涂抹無刺激保濕霜,修剪指甲避免無意抓傷。已出現皰疹時可用冷敷緩解疼痛,切忌挑破水皰。合并細菌感染表現為膿性滲出,需就醫使用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治療。
孕婦皰疹護理需特別注意避免胎兒影響。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賴氨酸的小米、魚類,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堅果巧克力。穿著寬松衣物減少摩擦,皰疹結痂期可涂抹醫用凡士林。定期進行TORCH篩查和超聲檢查,生殖器皰疹患者孕36周需進行病毒PCR檢測。出現發熱、皰疹擴散或胎動異常應立即就診,抗病毒治療需全程在產科和感染科醫生共同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