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突炎可能由急性中耳炎擴散、免疫力低下、耳部外傷、解剖結構異常、病原體感染等原因引起。乳突炎是乳突氣房黏膜及骨質的化膿性炎癥,多繼發于中耳炎。
1、急性中耳炎擴散
急性中耳炎未及時治療時,炎癥可通過鼓竇直接蔓延至乳突氣房。患者會出現耳痛加重、乳突區紅腫壓痛等癥狀。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配合布洛芬緩解疼痛,嚴重時需靜脈注射頭孢曲松鈉。
2、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導致免疫功能下降時,易發生細菌或真菌性乳突炎。這類患者往往伴有持續低熱、乏力等全身癥狀。治療需在抗感染同時加強營養支持,可選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廣譜抗生素。
3、耳部外傷
耳部開放性損傷或手術創傷可能破壞乳突骨壁完整性,使病原體直接侵入乳突氣房。外傷后出現耳道流血、聽力下降需警惕。需徹底清創后使用左氧氟沙星預防感染,必要時行乳突切除術。
4、解剖結構異常
先天性乳突氣房發育不良或中耳畸形者,分泌物易潴留誘發炎癥。此類患者多反復發作,CT可見氣房分隔異常。除抗感染治療外,需考慮鼓室成形術等矯正手術。
5、病原體感染
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經咽鼓管逆行感染最常見,結核桿菌、曲霉菌等特殊感染也可導致乳突炎。需通過細菌培養明確病原體,針對性使用克拉霉素或伏立康唑等藥物。
預防乳突炎需積極治療鼻竇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時佩戴耳塞防止污水入耳,戒除掏耳習慣。出現耳痛流膿癥狀應及時就診,避免發展為顱內并發癥。恢復期保持耳道干燥,適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定期復查聽力及顳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