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后睡不著屬于睡眠障礙中的入睡困難,醫學上稱為睡眠起始障礙。這種情況通常由生物鐘紊亂、神經興奮性增高或激素分泌失調引起,可通過調整作息、放松訓練和短期藥物輔助等方式改善。
調整作息是改善熬夜后失眠的基礎措施。建議次日按正常時間起床,避免補覺超過1小時。午后3點后禁止攝入咖啡因飲料,睡前1小時關閉電子設備。光線管理方面,白天盡量接觸自然光,夜間使用暖色溫照明。
放松訓練能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漸進式肌肉放松法可從腳部開始逐步收縮再放松肌群,配合腹式呼吸練習。冥想引導音頻可幫助轉移注意力,推薦正念呼吸或身體掃描練習。溫水泡腳時加入薰衣草精油也有輔助效果。
短期藥物輔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非苯二氮?類鎮靜藥如右佐匹克隆、唑吡坦適用于短期調節睡眠節律。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如雷美替胺對生物鐘紊亂效果較好。中成藥棗仁安神膠囊、百樂眠膠囊對輕度失眠有一定效果。
飲食調節可補充助眠營養素。晚餐適量增加小米、香蕉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睡前1小時飲用溫牛奶。避免高脂高糖夜宵,飲酒雖能促進入睡但會降低睡眠質量。
長期熬夜導致的慢性失眠可能伴隨焦慮情緒或內分泌紊亂。這種情況需要排查甲狀腺功能異常、抑郁癥等病理因素,必要時進行多導睡眠監測。持續失眠超過1個月建議就診睡眠??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