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爛患者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高酸性、堅硬粗糙、高脂肪及過冷過熱的食物。胃糜爛是胃黏膜表層損傷的病變,飲食不當可能加重黏膜炎癥,主要需規避的食物有辣椒、濃茶、堅果、肥肉、冰鎮飲品等。
1、辛辣刺激
辣椒、芥末、生蒜等辛辣食物會直接刺激胃黏膜,導致局部充血水腫。胃糜爛患者食用后可能引發燒灼感或疼痛加劇。烹飪時應選擇蔥姜等溫和調味品替代。
2、高酸性
柑橘類水果、醋、碳酸飲料等高酸性食物會降低胃內pH值,加重黏膜腐蝕。胃酸分泌本就紊亂的患者需嚴格控制攝入量,可選擇蘋果、香蕉等低酸水果。
3、堅硬粗糙
堅果、炸雞排、粗纖維蔬菜等質地堅硬的食物可能機械性刮擦受損黏膜。建議將食材切碎煮爛,如用蒸南瓜代替生胡蘿卜,以減輕胃腸消化負擔。
4、高脂肪
肥肉、奶油、油炸食品會延緩胃排空,促進胃酸分泌。長期攝入可能誘發膽汁反流,加重黏膜修復難度。烹調宜采用清蒸、燉煮等少油方式。
5、溫度極端
冰激凌、火鍋等過冷過熱食物會引起胃部血管異常收縮或擴張,影響黏膜血液循環。食物溫度建議維持在40-50攝氏度,接近人體體溫更安全。
胃糜爛患者日常需建立規律飲食習慣,每日5-6餐少量進食,充分咀嚼減輕胃負擔。可適量飲用溫蜂蜜水保護胃黏膜,避免空腹食用菠蘿等含蛋白酶水果。若出現嘔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癥狀,須立即就醫進行胃鏡檢查及抑酸治療。恢復期可逐步嘗試燕麥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配合醫生指導使用康復新液等黏膜修復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