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唇長硬疙瘩可能與毛囊炎、前庭大腺囊腫、尖銳濕疣、皮脂腺囊腫、外陰腫瘤等因素有關。外陰硬疙瘩通常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或無癥狀的腫塊,需根據具體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毛囊炎是外陰硬疙瘩的常見原因,多因細菌感染毛囊引起。局部可能出現紅色丘疹或膿皰,伴隨壓痛。保持會陰清潔干燥,避免抓撓,可遵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外用藥。若形成膿腫,需由醫生進行切開引流。
前庭大腺導管阻塞可能導致囊腫形成,表現為單側陰唇無痛性腫塊。囊腫較小且無癥狀時可觀察,若繼發感染會出現紅腫熱痛。急性期需遵醫囑使用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反復發作或囊腫較大者需考慮前庭大腺造口術。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可引起菜花狀或乳頭狀贅生物,質地偏硬,常多發。確診后可通過冷凍、激光或光動力治療去除疣體,同時使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藥物。該病具有傳染性,需避免性接觸直至痊愈。
皮脂腺導管堵塞形成囊性腫物,內容物為豆腐渣樣分泌物。若無感染可暫不處理,繼發感染時需抗炎治療。體積較大或影響生活者,建議手術完整切除囊腫壁以防復發,術后保持傷口清潔。
良性腫瘤如纖維瘤質地堅硬、活動度好,惡性腫瘤可能伴隨潰瘍、出血。需通過活檢明確性質,良性腫瘤可手術切除,惡性腫瘤需根據分期選擇廣泛切除術、放療或化療。定期婦科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病變。
發現外陰硬疙瘩應避免自行擠壓或用藥,穿著寬松棉質內褲減少摩擦。日常注意會陰部衛生,使用溫和清潔產品,避免久坐潮濕環境。若腫塊持續增大、破潰或伴隨異常分泌物,需及時至婦科或皮膚科就診,完善分泌物檢查、HPV檢測或病理活檢以明確診斷。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飲食宜清淡,適當補充維生素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