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動力學檢查是通過測量膀胱和尿道的壓力、流量等參數,評估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醫學檢查方法。該檢查主要用于診斷下尿路功能障礙,如尿失禁、排尿困難、尿頻尿急等癥狀的病因。
尿動力學檢查主要包括四項核心項目。尿流率測定通過記錄排尿時的尿流速度和尿量,初步判斷是否存在排尿梗阻或膀胱收縮無力。充盈期膀胱測壓將生理鹽水緩慢注入膀胱,同步監測膀胱壓力變化,用于評估膀胱感覺功能、穩定性及容量。壓力-流率測定在排尿時同步記錄膀胱壓力和尿流率,可明確梗阻部位及程度。尿道壓力描記則測量尿道各段壓力分布,常用于尿失禁或尿道狹窄的診斷。
檢查前需做好三項準備。檢查前3天停用影響膀胱功能的藥物,如M受體阻滯劑、α受體阻滯劑等。檢查當天清晨排空糞便,必要時可使用開塞露清潔直腸。攜帶近期尿常規和泌尿系超聲報告供醫生參考。檢查過程中,醫生會置入細小的測壓導管,要求患者配合完成儲尿、咳嗽、排尿等動作,整個過程約需40-60分鐘。
檢查結果異常可能提示多種疾病。膀胱過度活動癥表現為儲尿期不自主收縮,常伴隨尿急癥狀。前列腺增生導致排尿期膀胱高壓伴低尿流率,是老年男性常見病因。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在咳嗽時出現尿道壓力下降。神經源性膀胱可見于糖尿病、脊髓損傷等神經系統病變。
該檢查具有重要臨床價值。能準確區分梗阻性與非梗阻性排尿困難,為前列腺手術提供客觀依據。量化評估尿失禁嚴重程度,指導選擇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動態監測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病情變化,預防上尿路損害。檢查結果結合癥狀評估,可使80%以上的下尿路癥狀獲得明確診斷。
檢查后可能出現輕微血尿或排尿灼痛,通常1-2天內自行緩解。檢查后24小時內建議多飲水,避免騎車或劇烈運動。孕婦、急性尿路感染、嚴重出血傾向患者需暫緩檢查。復雜病例可能需要聯合影像尿動力學檢查,通過X光或超聲實時觀察下尿路形態與功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