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初始時,患者會出現打噴嚏、鼻塞、流清鼻涕、發冷等癥狀,這時應注意保暖,避免過勞,多喝水、多休息;如果出現咽喉紅腫疼痛、口渴、流濁鼻涕、頭痛、發熱等癥狀,患者應及時服用板藍根、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等疏散風熱藥物。
呼吸內科專家建議,鼻塞癥狀明顯的患者還可服用含偽麻黃堿或苯丙醇胺藥物,發熱、身上酸痛癥狀明顯的患者可服用含對乙酰氨基酚或雙氯芬酸藥物,呼吸道癥狀明顯的患者可服用撲爾敏、苯海拉明等抗組胺藥物。如果出現咳嗽、咯黃痰、全身肌肉骨骼酸痛、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癥狀,那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加重或流行性感冒甚至是肺炎,這時患者一定要去醫院就診。
普通感冒一般不發熱 ,個別人有 37. 2℃ -3 7 .3℃的微熱,并有一些身體懶倦、肩背部酸脹、肌肉酸痛、頭痛、頭暈、腹脹腹痛、腹瀉等。鼻腔部癥狀為流鼻涕、鼻塞、打噴嚏 ;咽部癥狀為咽痛、干燥、輕咳;氣管癥狀為較重的咳嗽、有痰。 病毒感染目前幾乎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一般健康成年人患感冒后幾天即可自愈。只要無細菌繼發感染的并發癥,注意休息 ,多飲水 ,吃易消化的食物 ,補充營養 ,保持口腔、鼻腔清潔即可。針對發熱、頭痛、鼻塞、流鼻涕等癥狀,可選用下列一些非處方解熱鎮痛藥。
阿司匹林:又稱乙酰水楊酸、醋柳酸 ,是使用時間最長、使用最多的解熱鎮痛藥。它能減輕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全身酸痛等癥狀。
卡巴匹林鈣:又稱素客同、阿司匹林鈣脲。為阿司匹林鈣與脲的絡合物 ,其作用與阿司匹林相同,但對腸胃刺激較阿司匹林輕。可用于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等。
對乙酰氨基酚:又稱撲熱息痛、必理通、泰諾等。其解熱作用與阿司匹林相似,但對胃腸道刺激性小。對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不能耐受者、對阿司匹林過敏者可使用此藥品。
布洛芬:又稱芬必得等。可用于感冒引起的發熱、疼痛等。
阿苯片:每片由阿司匹林100毫克、苯巴比妥10毫克組成。主要用于小兒退熱及預防發熱所致的煩燥不安。
散利痛片:每片由對乙酰氨基酚0. 25克 ,異丙安替比林0. 15克,咖啡因 50毫克組成。其退熱作用與阿司匹林相似,鎮痛作用似乎優于阿司匹林。
中成藥方面治療感冒癥狀的非處方藥也很多,主要介紹以下幾種:
患者嚴重怕冷,輕度發燒,頭痛,流清鼻涕,咽喉癢,咳嗽,痰稀,口不渴或渴喜熱飲,此為風寒感冒證。可服風寒感冒沖劑、荊防沖劑、感冒清熱顆粒。
患者發熱較明顯,輕微怕風,汗出不暢,頭痛,流黃鼻涕,痰黏,咽喉紅腫疼痛,口渴,此為風熱感冒證。可服用風熱感冒沖劑、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柴胡口服液、羚翹解毒丸。
患者發燒,輕微怕風,頭昏,流濁涕,胸悶,惡心,小便少,有中暑等癥狀,此為暑濕感冒證。可取用霍香正氣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