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膜息肉是發生在牙周組織的一種良性增生性病變,主要由慢性炎癥刺激或局部創傷引起。牙周膜息肉通常表現為牙齦邊緣或牙周袋內的粉紅色柔軟腫物,可能伴隨出血、疼痛或牙齒松動等癥狀。
牙周膜息肉的形成可能與牙菌斑堆積、牙結石刺激、不良修復體摩擦等因素有關。長期口腔衛生不良會導致牙齦慢性炎癥,進而引發牙周膜組織異常增生。牙齒排列不齊或咬合創傷也可能造成局部組織反復損傷,促進息肉形成。
牙周膜息肉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可在局部麻醉下完整去除病變組織。對于較小的息肉,可采用激光或電刀切除,減少出血并促進愈合。術后需對原發病因進行處理,如徹底清除牙結石、調整不良修復體或矯正咬合關系。
預防牙周膜息肉的關鍵在于維護良好口腔衛生,建議每日刷牙兩次并使用牙線清潔牙縫。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并處理牙周問題,避免炎癥持續發展。吸煙者應戒煙以減少對牙周組織的刺激。
若發現牙齦異常增生或持續出血,建議及時就診口腔科。少數情況下需進行病理檢查以排除其他病變,術后需遵醫囑復查確保無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