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背后凸起的疙瘩可能是皮脂腺囊腫、淋巴結腫大、脂肪瘤、毛囊炎或尋常疣等原因引起。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避免自行擠壓或處理。
1、皮脂腺囊腫
皮脂腺囊腫是皮脂腺導管堵塞導致分泌物潴留形成的囊性腫物,觸診質地較軟且邊界清晰。囊腫表面可能出現黑頭樣開口,繼發感染時伴有紅腫熱痛。治療需手術完整切除囊壁,合并感染時需先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癥。
2、淋巴結腫大
耳后淋巴結腫大常見于頭面部感染,如中耳炎、扁桃體炎等,表現為黃豆至蠶豆大小的活動性硬結。結核性淋巴結炎可能伴隨低熱盜汗,需進行結核菌素試驗。急性期可遵醫囑使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夏枯草膏等中成藥,反復腫大需排查淋巴系統疾病。
3、脂肪瘤
脂肪瘤由成熟脂肪細胞構成,觸診呈分葉狀且有彈性,生長緩慢且極少惡變。直徑超過3厘米或影響外觀時可通過脂肪瘤切除術治療,術后復發概率較低。日常無須特殊處理,但需避免局部持續摩擦刺激。
4、毛囊炎
毛囊炎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所致,表現為紅色丘疹伴膿頭,可能伴隨瘙癢或疼痛。輕度癥狀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嚴重者口服鹽酸多西環素片。保持局部清潔干燥,避免抓撓導致感染擴散。
5、尋常疣
尋常疣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現為粗糙的角質化丘疹,表面可見黑色點狀出血點。可選用冷凍治療、激光消融等物理療法,或外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藥物。具有傳染性,需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日常應注意耳后區域清潔,避免使用刺激性洗護產品。觀察腫塊變化情況,如出現快速增長、破潰滲液、疼痛加劇等癥狀需立即就診。飲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避免熬夜及精神緊張,減少局部機械性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