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鵝口瘡可遵醫囑使用制霉菌素混懸液、碳酸氫鈉溶液、克霉唑口腔藥膜、西地碘含片、康復新液等藥物。鵝口瘡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現為口腔黏膜白色斑塊,嬰幼兒多發。
1、制霉菌素混懸液
制霉菌素混懸液是治療鵝口瘡的常用抗真菌藥物,可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長。該藥物需用棉簽蘸取后涂抹患處,使用后暫不進食飲水。可能出現輕微黏膜刺激感,長期使用需警惕菌群失調。
2、碳酸氫鈉溶液
碳酸氫鈉溶液通過改變口腔酸堿環境抑制真菌繁殖,常用濃度為2%-4%。家長可用無菌紗布蘸取溶液輕柔擦拭患兒口腔,每日重復進行數次。該溶液安全性高,但需注意避免濃度過高導致黏膜脫水。
3、克霉唑口腔藥膜
克霉唑口腔藥膜能緩慢釋放抗真菌成分,適用于較大兒童。將藥膜貼于患處后可逐漸溶解,每日使用1-2次。可能出現局部麻木感,貼敷時需避開舌根以防誤吞。
4、西地碘含片
西地碘含片具有廣譜抗菌作用,適用于能配合含服的學齡兒童。含化時藥物可均勻作用于口腔,每日3-4次。碘過敏者禁用,使用后可能出現短暫味覺異常。
5、康復新液
康復新液含有多元醇類成分,可促進口腔黏膜修復。使用時需稀釋后含漱或局部涂抹,每日3-4次。該藥物輔佐治療效果顯著,但需配合抗真菌藥物聯合使用。
家長需注意保持患兒口腔清潔,哺乳前后用溫水清潔乳頭或奶瓶。避免給孩子食用過燙或刺激性食物,餐具應每日煮沸消毒。母乳喂養的母親需同步治療乳頭真菌感染,嬰幼兒衣物需陽光暴曬。觀察用藥后反應,若白斑未消退或出現拒食、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復診。日常可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幫助黏膜修復,但不可自行調整藥物使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