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可通過抗生素、黏液溶解劑、鼻用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緩解癥狀。鼻竇炎的治療藥物選擇需根據感染類型和癥狀嚴重程度決定,細菌性感染需配合抗生素使用。
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性鼻竇炎的主要藥物,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呋辛、克拉霉素等。這類藥物能有效抑制細菌繁殖,用藥周期通常需持續10-14天。使用前需確認無青霉素過敏史,用藥期間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等副作用。
黏液溶解劑如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能降低分泌物黏稠度,促進鼻腔引流。這類藥物通過分解黏液中的二硫鍵發揮作用,適用于分泌物粘稠難排的情況,可配合生理鹽水沖洗增強效果。
鼻用糖皮質激素包括布地奈德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等,能減輕黏膜水腫和炎癥反應。局部用藥全身吸收量小,適合中長期控制癥狀,使用時應避免直接噴向鼻中隔。
伴有嚴重鼻塞時可短期使用減充血劑,如鹽酸賽洛唑啉鼻噴霧劑。這類藥物通過收縮血管快速緩解鼻塞,但連續使用不宜超過7天,以免引起反跳性充血。過敏因素導致的鼻竇炎可配合抗組胺藥物。
癥狀持續超過10天或出現高熱、劇烈頭痛等情況應及時就醫。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用藥需嚴格遵循醫囑,避免自行調整用藥方案。治療期間保持室內空氣濕潤,多飲水有助于分泌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