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流鼻血可能與鼻腔干燥、外傷、鼻炎、高血壓、血液疾病等因素有關。鼻腔黏膜血管豐富且位置表淺,在受到刺激時容易破裂出血,需結合具體誘因和伴隨癥狀判斷病因。
1、鼻腔干燥
氣候干燥或長期處于空調環境會導致鼻腔黏膜水分蒸發過快,黏膜脆性增加引發出血。可通過使用生理鹽水噴霧濕潤鼻腔,室內放置加濕器維持濕度,避免用力擤鼻。冬季可涂抹少量凡士林保護鼻黏膜。
2、外傷
挖鼻孔、撞擊等機械性損傷會直接破壞鼻腔血管。兒童常見因手指摳挖導致黎氏區黏膜破損出血。應糾正不良習慣,出血時壓迫鼻翼止血。若外傷后持續出血需排除鼻骨骨折可能。
3、鼻炎
過敏性鼻炎或感染性鼻炎會引起黏膜充血水腫,反復擤鼻動作易造成血管破裂。急性發作期可遵醫囑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控制炎癥,配合氯雷他定緩解過敏癥狀。慢性患者需避免接觸花粉等過敏原。
4、高血壓
血壓驟升可能導致鼻腔后部血管破裂,常見于中老年人晨起時大量出血。需監測血壓并規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釋片等降壓藥物。出血時取坐位低頭,避免血液倒流嗆咳。
5、血液疾病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礙疾病,可能表現為反復鼻出血伴皮下瘀斑。需進行血常規和凝血功能檢查,確診后需輸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長期服用華法林者需定期監測INR值。
預防反復鼻出血需保持室內濕度,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黏膜。出血時應用拇指食指緊捏鼻翼壓迫止血,頭部稍前傾防止血液倒流。若出血量大或持續超過20分鐘,或伴隨頭暈乏力等癥狀,應及時就診耳鼻喉科排查病因。日常可適量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K增強血管韌性,但血液疾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營養素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