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出血可能是先兆流產、宮外孕、宮頸病變、胎盤異常或葡萄胎等原因引起,需根據出血量、伴隨癥狀及孕周綜合判斷。常見原因主要有先兆流產、宮頸息肉、胎盤前置、絨毛膜下血腫、宮外孕等。建議孕婦立即臥床休息并就醫檢查,避免劇烈運動和性生活。
1、先兆流產
妊娠早期出血最常見于先兆流產,多與胚胎染色體異常、黃體功能不足或母體應激有關。典型表現為少量暗紅色或鮮紅色出血,可能伴隨下腹隱痛。需通過超聲檢查胚胎存活情況,醫生可能建議使用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等藥物保胎,同時絕對臥床休息。
2、宮頸息肉
妊娠期雌激素升高易誘發宮頸息肉出血,表現為無痛性鮮紅色點滴出血,常在性生活后加重。通過婦科檢查可確診,孕期通常保守觀察,必要時行息肉摘除術。需注意區分宮頸癌等病理性出血,定期進行宮頸細胞學篩查。
3、胎盤前置
妊娠中晚期無痛性大出血需警惕胎盤前置,超聲檢查可明確胎盤覆蓋宮頸內口的程度。完全性前置胎盤需嚴格禁止性生活及劇烈活動,提前準備剖宮產。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鹽酸利托君等宮縮抑制劑治療,嚴重出血時需緊急輸血。
4、絨毛膜下血腫
胚胎著床過程中血管破裂形成的血腫,超聲顯示孕囊旁液性暗區。多數可自行吸收,出血量大時可能影響胚胎發育。醫生可能開具維生素E軟膠囊改善微循環,嚴重者需住院觀察,避免使用活血化瘀類中藥。
5、宮外孕
停經后突發撕裂樣腹痛伴陰道流血,需緊急排除輸卵管妊娠。血HCG增長緩慢、超聲未見宮內孕囊為典型特征。根據病情選擇甲氨蝶呤注射保守治療或腹腔鏡手術,延誤處理可能導致輸卵管破裂大出血。
孕婦出現出血應立即左側臥位休息,記錄出血顏色、量及腹痛情況,攜帶既往產檢資料急診。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藥物或熱敷腹部,不同孕周出血的處理原則差異較大。建議孕期補充足量葉酸和鐵劑,控制基礎疾病如高血壓或糖尿病,規律產檢可早期發現異常。保持外陰清潔但避免陰道沖洗,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出血期間禁止盆浴及重體力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