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殖器起皰疹通常由單純皰疹病毒2型感染引起,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少數情況下可通過母嬰傳播或間接接觸傳播。生殖器皰疹的發病與病毒潛伏感染、免疫力下降、皮膚黏膜破損等因素有關,表現為會陰部簇集性水皰、疼痛或灼熱感。
1、性接觸傳播
無保護性行為是主要傳播途徑,病毒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侵入人體。感染后病毒可長期潛伏于神經節,在免疫力低下時復發。急性期應避免性接觸,伴侶需同時接受檢測和治療。臨床常用阿昔洛韋、伐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復制。
2、免疫力下降
熬夜、壓力大或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時,潛伏病毒易被激活。患者可能出現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保持規律作息、補充維生素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嚴重者需使用免疫調節劑如胸腺肽輔助治療。
3、皮膚黏膜破損
包皮過長或局部摩擦造成微小裂口會增加感染風險。初期表現為紅斑和瘙癢,隨后發展為水皰。日常需保持會陰清潔干燥,包皮過長者可考慮環切手術。局部可涂抹噴昔洛韋乳膏緩解癥狀。
4、母嬰垂直傳播
孕婦分娩時可能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導致新生兒皰疹。妊娠期復發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分娩方式需根據病情評估選擇剖宮產。新生兒感染需立即靜脈注射更昔洛韋治療。
5、間接接觸傳播
共用毛巾、浴具可能造成傳染,但概率較低。病毒在體外存活時間短,日常注意個人用品消毒即可預防。公共場所建議使用一次性坐墊,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
生殖器皰疹患者應穿著寬松棉質內褲減少摩擦,發作期可用生理鹽水冷敷緩解疼痛。飲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適當補充賴氨酸可能有助于抑制病毒。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長期反復發作者可考慮抑制性抗病毒治療。伴侶雙方共同治療能有效降低復發概率,日常堅持使用安全套可減少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