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頭發嚴重可能由生理性脫發、雄激素性脫發、休止期脫發、斑禿、營養不良等因素引起。每日脫落50-100根頭發屬于正常生理現象,超過這一范圍需警惕病理性脫發。
生理性因素中,長期精神壓力過大會導致毛囊生長周期紊亂,表現為發際線后移或頭頂稀疏。調整作息、保持心情愉悅有助于改善。產后激素水平波動常引發暫時性脫發,多數在6-12個月內自行恢復。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影響角蛋白合成,建議每日補充雞蛋、魚類等優質蛋白。
病理性因素方面,雄激素性脫發與遺傳因素相關,男性表現為前額發際線后退,女性多為頭頂毛發變細。米諾地爾溶液和非那雄胺片是常用治療藥物。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會導致彌漫性脫發,甲亢患者頭發細軟易斷,甲減患者毛發干燥稀疏,需通過甲狀腺激素檢查確診。
休止期脫發多發生在重大手術后、高燒或快速減肥期間,表現為洗頭時大量脫發。這種情況通常無需特殊治療,消除誘因后3-6個月可逐漸恢復。斑禿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為突發圓形脫發斑塊,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或外用蒽林軟膏可促進毛發生長。
當脫發伴隨頭皮瘙癢、紅腫或脫發區域異常時,建議盡早就診皮膚科。毛發鏡檢查能準確判斷毛囊狀態,血液檢查可排除貧血、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持續性脫發超過三個月或出現成片裸露頭皮,需接受專業治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