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累但睡不著可能由心理壓力、作息紊亂、環境干擾、軀體疾病或藥物影響等因素引起。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睡眠維持困難,屬于失眠癥的一種表現。
心理壓力是導致疲勞性失眠的常見原因。長期工作壓力、情緒焦慮或抑郁會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使大腦處于持續興奮狀態。典型表現為入睡后易醒、多夢或早醒,同時伴有日間倦怠感。認知行為療法和放松訓練能有效改善這類失眠。
作息紊亂會打亂人體生物鐘節律。頻繁熬夜、白天補覺或跨時區旅行可能導致褪黑素分泌異常。患者常主訴"明明身體疲憊但大腦清醒",這種情況需通過固定起床時間、避免午睡超過30分鐘來重建睡眠節律。
睡眠環境不適也會造成入睡困難。臥室光線過強、溫度超過25℃或噪音超過40分貝都會干擾睡眠質量。建議保持臥室黑暗、安靜,使用遮光窗簾和耳塞等輔助工具。
某些軀體疾病可能引發這種癥狀。甲狀腺功能亢進會導致代謝亢進伴失眠,患者通常伴有心悸、消瘦等癥狀;不寧腿綜合征在夜間加重時,會因肢體不適感影響入睡。這類情況需要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部分藥物可能干擾睡眠結構。含咖啡因的飲料、某些降壓藥和抗抑郁藥可能引起入睡困難。建議咨詢醫生調整用藥時間或更換藥物品種。
若調整生活方式2周后仍無改善,或伴隨持續情緒低落、體重明顯變化等癥狀,建議到睡眠專科就診。醫生可能通過多導睡眠監測排除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