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痔出血可通過局部壓迫、藥物止血、飲食調整等方式緩解。內痔出血通常由靜脈曲張破裂、便秘摩擦、久坐久站等因素引起。
局部壓迫是快速止血的有效方法。使用干凈紗布或醫用棉球直接按壓出血部位5-10分鐘,配合抬高臀部體位可降低靜脈壓力。出血期間應避免用力排便,防止加重黏膜損傷。
藥物止血適用于持續滲血情況。常見止血藥物包括云南白藥膠囊、地奧司明片、痔瘡栓等,這些藥物可通過收縮血管或促進凝血發揮作用。使用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與其他抗凝藥物聯用。
飲食調整能預防反復出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每日食用20-30克燕麥、火龍果、奇亞籽等食物,保持大便柔軟通暢。每日飲水量應達到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誘發血管擴張。
溫水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每日2次、每次10-15分鐘的40℃溫水坐浴,能緩解肛門括約肌痙攣,促進創面愈合。坐浴后保持肛周干燥,可涂抹含氧化鋅成分的護臀膏。
若出血呈噴射狀或持續24小時未止,需及時就醫排除直腸病變。反復出血可能導致貧血,血紅蛋白低于90g/L時應考慮硬化劑注射或套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