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目前尚無特效藥物能徹底治愈,臨床治療以手術為主,部分藥物可輔助延緩進展。常用輔助藥物包括吡諾克辛鈉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芐達賴氨酸滴眼液等。
1、抗氧化類:
吡諾克辛鈉滴眼液通過抑制晶狀體蛋白質氧化變性發揮作用,適用于早期老年性白內障。該藥物需長期使用,可能伴隨輕微刺激感,使用前需排除角膜損傷等禁忌癥。
2、營養補充類:
谷胱甘肽滴眼液可補充晶狀體內抗氧化物質,改善代謝功能。臨床觀察顯示對部分代謝性白內障有延緩作用,但孕婦及過敏體質者需慎用。
3、醛糖還原酶抑制劑:
芐達賴氨酸滴眼液通過抑制山梨醇蓄積減輕晶狀體水腫,對糖尿病性白內障有一定效果。使用時需監測血糖水平,避免與口服降糖藥相互作用。
4、中成藥制劑:
麝珠明目滴眼液含珍珠層粉等成分,可能改善局部微循環。其療效缺乏大規模臨床驗證,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配合其他治療使用。
5、復合維生素:
口服維生素C、E等抗氧化劑可能輔助延緩病情,但無法逆轉已混濁的晶狀體。過量補充可能增加泌尿系結石風險,需嚴格遵循醫囑劑量。
白內障藥物治療僅適用于早期病例,當視力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時,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仍是金標準。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眼科檢查,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日常佩戴防紫外線眼鏡,增加深色蔬菜攝入,避免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若出現突然視力下降、眼紅眼痛需立即就診,排除青光眼等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