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血管炎屬于較為嚴重的眼部疾病,可能對視功能造成不可逆損傷。
視網膜血管炎是視網膜血管壁的炎癥反應,主要表現為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眼前黑影飄動等癥狀。該病若未及時干預,可能引發玻璃體積血、視網膜脫離、黃斑水腫等并發癥,嚴重時可導致永久性視力喪失。疾病嚴重程度與炎癥范圍、血管阻塞程度及并發癥有關。局限性炎癥通過規范治療可控制病情;若累及大范圍血管或反復發作,預后較差。
1、輕度視網膜血管炎:
病變局限于周邊視網膜小血管,患者可能僅出現飛蚊癥或輕微視物模糊。此時及時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龍、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控制炎癥,配合眼底激光治療封閉滲漏血管,多數患者視力可保持穩定。日常需避免劇烈運動及眼部外傷,每3個月復查眼底血管造影。
2、中重度視網膜血管炎:
炎癥累及主干血管或伴發玻璃體積血,視力顯著下降至0.3以下。需聯合玻璃體腔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如雷珠單抗減輕黃斑水腫,嚴重玻璃體混濁者需行玻璃體切割手術。此類患者約30%會繼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需長期監測眼壓。
視網膜血管炎患者應嚴格控糖控壓,每日補充葉黃素10mg及維生素C 500mg。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用眼30分鐘后遠眺5分鐘。急性期每周復查視力及眼底,穩定期每月檢測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合并系統性血管炎者需同步治療原發病,風濕免疫科定期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