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可通過靶向藥物、化療藥物、免疫治療藥物等方式治療。肺癌通常與吸煙、職業暴露、遺傳因素、慢性肺部疾病、空氣污染等因素有關。
1、靶向藥物:
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靶向藥物能精準抑制腫瘤生長。常見藥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奧希替尼,適用于EGFR基因突變患者。ALK陽性患者可使用克唑替尼、阿來替尼。這類藥物副作用較小,需通過基因檢測確認適用性。
2、化療藥物:
傳統化療通過細胞毒性作用殺滅癌細胞,常用方案含順鉑、卡鉑、培美曲塞等藥物組合。鉑類聯合第三代化療藥可提高晚期患者生存期,但可能引發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等副作用。化療周期通常為21-28天一次,需配合血常規監測。
3、免疫治療:
PD-1/PD-L1抑制劑通過激活T細胞功能對抗腫瘤,納武利尤單抗、帕博利珠單抗、阿替利珠單抗為常用藥物。適用于PD-L1高表達或微衛星不穩定性患者,需進行生物標志物檢測。可能出現免疫相關性肺炎、結腸炎等不良反應。
4、抗血管生成藥:
貝伐珠單抗等藥物通過抑制腫瘤血管生成阻斷營養供應,常與化療聯用。適用于非鱗狀細胞癌,可能引發高血壓、蛋白尿等副作用。使用期間需監測血壓、尿常規,禁用于有出血傾向或血栓病史患者。
5、輔助用藥:
治療期間可配合止吐藥昂丹司瓊、升白藥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對癥支持。中藥輔助如參一膠囊、康萊特注射液需在正規中醫指導下使用。止痛治療按三階梯原則選用非甾體類藥物、弱阿片類或嗎啡制劑。
肺癌患者飲食需保證每日每公斤體重1.2-1.5克蛋白質攝入,優選魚肉、蛋奶、豆制品。每日300-500克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香菇、銀耳等菌菇類含多糖物質可輔助免疫調節。烹飪采用蒸煮方式,避免煎炸燒烤。根據體力狀況每日進行30分鐘散步、八段錦等低強度運動,血象正常時可嘗試快走、太極拳。治療期間每周監測體重變化,出現持續咳嗽加重、咯血、骨痛等癥狀需及時復查CT。保持居室通風凈化,嚴格戒煙并避免二手煙,睡眠時墊高床頭緩解呼吸困難。心理支持可通過正念冥想、患者互助團體改善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