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頜骨骨髓炎術后護理需重點關注創口管理、營養支持、功能鍛煉、感染防控及定期復查。術后恢復需結合醫療干預與生活方式調整,以促進骨組織修復并降低并發癥風險。
1、創口護理:術后需保持手術部位清潔干燥,避免沾水或外力碰撞。每日使用生理鹽水或醫用漱口水輕柔沖洗口腔,觀察縫線是否脫落、創面有無滲血或異常分泌物。出現紅腫熱痛或膿性分泌物需立即就醫。
2、營養干預:選擇高蛋白流食如牛奶、豆漿、肉湯,逐步過渡到軟爛食物如蒸蛋、米糊。避免辛辣刺激或需咀嚼的堅硬食物。補充維生素C獼猴桃汁和鈣質骨湯,必要時采用腸內營養制劑。
3、功能訓練:術后2周起進行漸進性張口練習,使用壓舌板輔助擴大開口度。配合舌肌訓練舌尖抵上顎和頸部放松運動,每日3次,每次5-10分鐘,預防關節強直。
4、感染防控:遵醫囑使用頭孢克肟、克林霉素等抗生素。監測體溫變化,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術后3個月內禁止拔牙或口腔有創操作,使用含氟牙膏預防齲齒。
5、復查監測:術后1周、1月、3月需進行CBCT檢查評估骨愈合情況。定期檢測血常規和炎癥指標,出現頜骨麻木、牙齒松動等異常及時就診。戒煙限酒,保持每日睡眠7-8小時。
康復期間建議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日分5-6次攝入食物保證能量供給。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但避免劇烈跑跳。保持口腔pH值中性,使用沖牙器清潔牙縫。建立術后護理日記記錄體溫、疼痛評分及飲食情況,復診時提供完整數據供醫生評估。冬季注意面部保暖,夏季避免空調直吹。心理方面可通過正念冥想緩解治療焦慮,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