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止鼻血可采用壓迫止血、冷敷止血、填塞止血、藥物止血、體位調整等方法。鼻出血多由鼻腔干燥、外傷、高血壓、血液病、鼻腔炎癥等因素引起,需根據出血原因選擇合適處理方式。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兩側軟組織部位,向鼻中隔方向持續加壓10-15分鐘。此法適用于前鼻孔出血,通過直接壓迫出血點阻斷血流。壓迫時保持坐位稍前傾,避免血液倒流咽喉。若單側壓迫無效可嘗試雙側同時壓迫。
將冰袋或冷毛巾敷于前額及鼻根部,通過低溫使鼻腔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冷敷時間不宜超過20分鐘,需間隔5分鐘后重復操作。注意避免凍傷皮膚,兒童及老年人慎用極端低溫物品。
使用消毒棉球或醫用明膠海綿填塞出血側鼻孔,填塞物可蘸取少量腎上腺素溶液增強止血效果。填塞深度約2-3厘米,保留30分鐘后輕柔取出。此法適用于壓迫止血無效的輕度出血,但可能引起不適感。
可選用云南白藥粉局部噴灑,或遵醫囑使用凝血酶凍干粉、氨甲環酸等止血藥物。藥物通過促進血小板聚集或抑制纖溶發揮作用。鼻腔噴霧型血管收縮劑如羥甲唑啉可短期應急使用,但連續使用勿超過3天。
保持頭部直立或稍向前傾,避免仰頭導致血液倒流刺激胃部。可用容器承接流出的血液以估算出血量。如出血量大或持續超過30分鐘,需采取半臥位并立即就醫。
止鼻血后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擤鼻及熱水浴,保持環境濕度40%-60%。日常可涂抹凡士林保持鼻腔濕潤,補充維生素K和維生素C增強血管彈性。反復鼻出血或伴隨頭痛、視力改變者需排查血液系統疾病、高血壓或鼻腔腫瘤。控制基礎疾病如肝病、腎病等可降低出血風險,必要時進行鼻內鏡下電凝止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