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積水是指輸卵管腔內液體積聚導致的病理狀態,多由炎癥、粘連或手術損傷引起,主要表現有下腹墜痛、異常陰道分泌物、不孕等。輸卵管積水可能與盆腔炎性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癥、既往盆腔手術史、生殖道感染、輸卵管先天發育異常等因素有關。
1、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是輸卵管積水的常見原因,病原體上行感染可導致輸卵管黏膜充血水腫,炎性滲出物積聚形成積液。患者常伴有發熱、性交痛、膿性白帶等癥狀。治療需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多西環素、甲硝唑等,嚴重者可能需手術引流。
2、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病灶侵襲輸卵管時,可能造成管腔狹窄或阻塞,經血逆流積聚形成巧克力樣積液。典型癥狀為進行性加重的痛經、深部性交痛。藥物控制可選用孕三烯酮、戈舍瑞林等,保守治療無效時需腹腔鏡手術清除病灶。
3、盆腔手術史
人工流產、輸卵管結扎等盆腔手術可能損傷輸卵管纖毛功能或造成局部粘連,影響液體排出。術后出現慢性下腹隱痛、腰骶部酸脹需警惕積水可能。輕度粘連可通過盆底康復訓練改善,嚴重者需行輸卵管整形術。
4、生殖道感染
衣原體、淋球菌等性傳播病原體引起的輸卵管炎可破壞黏膜皺襞結構,導致纖毛運動障礙和管腔擴張。急性期表現為尿頻尿痛、宮頸舉痛,慢性期易形成輸卵管積膿。確診后應規范使用阿奇霉素、頭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療。
5、先天發育異常
輸卵管憩室、副輸卵管等先天畸形可能造成局部液體積聚。部分患者青春期后出現周期性下腹痛,超聲顯示輸卵管梭形擴張。無癥狀者可觀察隨訪,癥狀明顯或影響生育時需行輸卵管成形術。
輸卵管積水患者日常需注意會陰清潔,避免盆浴和經期性生活。急性發作期應臥床休息,下腹部可熱敷緩解疼痛。飲食宜清淡,適當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增強免疫力。計劃妊娠者建議盡早就醫評估輸卵管功能,必要時選擇輔助生殖技術。定期婦科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病變,避免病情進展導致不可逆損傷。